外企大兵压境 半导体产业数千亿市场待分食

2007-01-31 11:44:08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热度:

 2005年,中国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增长了32%,达到408亿元,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地区性半导体市场。目前,中国半导体产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虽然企业有长足的发展,但依然承受着外商把持市场绝大部分份额,以及自身难以破解的融资困难、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差等难题。国内企业如何把握巨大的市场机遇,已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市场分析公司IDC近日表示,未来5年,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将以两倍于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速度增长。从2006年年初开始,中国半导体市场再一次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目光,半导体产业全球化色彩更加浓郁。

外企“大兵”压境

“目前,意法半导体(ST)是大中国地区第三大半导体产品供应商。我们将努力追求成为第一大厂商,以强化在大中国地区市场的领导地位。”ST公司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Bob Krysiak毫不掩饰其扩大在大中国地区市场影响力的决心。

另外,安捷伦于日前将半导体业务剥离出来,成立专门的半导体事业部。“是为了更好地在中国发展半导体业务,与本地厂商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安捷伦科技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杨世毅表示。

还有,英特尔、三星、飞利浦、英飞凌、德州仪器等国际厂商也普遍看好中国的3G手机核心芯片、超低价手机、高清晰数字电视机顶盒 的出口和内销。此外,蓝牙产品设计方案、创新电源转换技术、马达控制等也是外商目前紧盯的目标。

赛迪数据统计显示,最近5年,对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投资中外资占80%。赛迪顾问专家李珂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市场容量大、劳动力成本低。同时,由于半导体产业投资巨大、技术更新快、风险高,导致国内资本投资过于慎重,在规模上不能与外资比拼,“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企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有关专家表示,近年来国内企业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依然承受着外商把持市场绝大部分份额,以及自身难以破解的融资困难、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差等难题。

产业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速度几乎与市场增长速度同步,但产业规模仍显滞后。加上目前外资企业在规模上占据了产业份额的60%以上,国内企业亟待加速发展。

李珂认为,尽管中国半导体企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但2005年中国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增长了32%,达到408亿元,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地区性半导体市场。国内企业如何把握这一巨大的市场机遇,已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规模小是现实,但在全球产业增长速度只有3%-5%的背景下,我们却达到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取得的成绩是相当不错的。就像啤酒的生产要一批一批慢慢做一样,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同样如此。”中国半导体协会秘书长徐小田相对乐观,“目前,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处在良性循环中。”

专家预计,随着设计活动日益活跃,市场对实现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今年中国电子制造市场的总价值将飙升至3730亿美元,其中消费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这三个行业就将消耗总值640亿美元的集成电路。

记者从中国半导体协会了解到,该协会评选的2005年度中国十大半导体企业及最具成长性企业,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集成电路与分立器件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最具成长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评选标准为:2005年度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销售额年成长幅度超过50%。珠海炬力、中星微电子等名列前茅。

四大难题亟待破解

中国半导体产业在持续快速发展,半导体企业也在继续成长,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庞大的市场需求也凸显出产业规模的弱小。国内企业到底能从中分得几杯羹?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来说这是个未知数。李珂认为,要缓和当前的困境有四大问题急需解决。

首先,国内半导体产业投资不足,企业上市融资困难。以上海先进为例,该公司已于日前正式在香港上市。这一举措似乎是我国多家晶圆厂筹划IPO的序曲,但以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上海先进的上市融资数额太少,没有达到扩张的目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国际投资机构更加看重大企业的资本运作,对中小企业信心不足;另一方面,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依靠外资支撑,需加大国内资本的投入,而国内资本往往受到体制的限制,退出体制不规范,导致融资渠道不畅通。

第二,政策有待进一步倾斜。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芯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18号文” 中出台了很多对半导体产业尤其是集成电路产业的优惠政策,但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根据“十一五”规划的要求,2004年对“18号文”开始进行修改,但何时修改完毕并实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今年,信息产业部表示,将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和关键技术创新。另外,政策还应加快集成电路、软件和关键元器件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研发,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总体而言,与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国内政策优惠的空间太小,与目前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还不匹配。

第三,人才缺乏。由于半导体产业技术更新快,一条生产线就需要200名左右的技术人员,目前,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远远赶不上市场的需求速度。

第四,自主创新能力差。虽然以华虹NEC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已在整合内部资源,力图打造完整的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的产业链,建立垂直集成的品牌发展模式,但由于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基本上是以代加工为主,研发体制落后,拥有自主品牌和设计的产品不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还需政府的进一步引导。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意法半导体最新推出双通道数字电视解决方案

意法半导体推出一个高性能、双通道的数字电视解决方案DTV100,这个可立即投产的兼容全球标准的数字电视参考设计基于ST最新的单片高清电视处理器STD2000,采用90nmCMOS技术制造,STD2000是今天的数字电视市场上性价比最高的处理器。STD2000在同一芯片上整合了机顶盒功能和强大的影像处理系统,可以解码并显示数字和模拟两种电视广播信号,同时消除了多通道干扰和相邻信道噪声。这款处理器能够解码两个同步标清(SD)电视信号,并为CRT(阴极射线管)或平板显示器电视提供高清(HD)解压缩、视频处理和显示功能。STD2000的高清视频处理器再现的画质非常出色,同时还增强了用户视觉和娱乐体验,

台湾放宽对大陆半导体液晶面板低端项目限制

台湾地区半导体封装测试、液晶面板企业终于可以稍稍松口气了。4月27日,台湾对外正式宣布,自4月28日起,“低端半导体封装测试”与“4英寸以下面板中段制程”项目,由“禁止赴大陆投资项目”改为“一般类项目”。这意味着,一直被视为“两兆双星”、延迟许久的台湾半导体封测厂与面板企业终于可以小步迈进大陆了。半导体产业观察家莫大康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是顺应两岸产业发展的措施,只是高端项目依然严禁,开放力度不够。已在大陆拥有生产基地的一相关公司表示,将进一步增资大陆,扩充生产线。全球最大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日月光公司发言人刘诗亮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我们会等待进一步的投资政策细节,做好评估。”目前,

意法半导体与浙江大华合作开发有线/IP双模机顶盒

大华机顶盒采用ST的业内首款单片有线/IP双模机顶盒解决方案,支持H.264HD/SD和MPEG4P2SD编码标准北京,2006年8月25日-世界最大的机顶盒(STB)芯片供应商意法半导体(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与中国最大的有线/IP双模机顶盒供应商浙江大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双方合作开发设计的高集成度数字有线/IP双模机顶盒取得成功,使意法半导体成为中国市场上第一个提供单芯片双模数字机顶盒解决方案的芯片制造商。中国杭州市将率先部署这种机顶盒,届时电视观众将能获得数字有线电视、视频点播和网页浏览三合一的媒体体验,以及选择面更广的信息服务和广播电视节目。大华产品设计的核心是意法半导体

2006年全球半导体排行榜出炉 Intel居首位

美国调查公司i-Suppli近日公布了2006年的全球半导体业排行榜。2006年全球半导体的市场规模比2005年增长9%,达到2585亿美元。这是信息技术泡沫破灭以来最高的年增长率。界业巨头Intel公司连续15年排名世界第1,销售额为313.6亿美元,占世界市场的12.1%。然而由于AMD的激烈竞争,其销售额与2005年相比下降11.6%。第2名为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由于其NAND闪存器件独占鳌头,因而同比增长11.6%,销售额达到创记录的192.1亿美元,占世界半导体市场份额的7.4%。美国德州仪器跃居世界第3,销售额为128.3亿美元。在存储器特别是NAND闪存器件迅速增长的拉动下,日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