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联网(IOT)标准化、时间表、最新数据、案例分析

2017-07-25 10:17:56来源:AsiaOTT 作者:朱虹瑾热度:
根据多家机构报告,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300亿。在中国,物联网尤其是NB-IoT发展之迅速尤为令人惊讶。随着中国三大运营商纷纷布局NB-IoT,中国电信更是在多城宣布NB-IOT商用,2017年下半场运营商之间在物联网领域的较量已正式展开。由于万物互联所带来的规模化的效应,物联网从初期的发展到现在,从最开始单纯的解决物体联网的问题,到现在开始专注于数据和服务。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在通信行业内的发展势头一路猛进,预计2020年物联网企业市场规模将在2.1万亿美元左右,产生的经济效益将达到14万亿美元。纵观物联网的整体业态,物联网行业究竟是如何进行发展的、物联网的标准化又是如何实现,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度解析。
 
物联网发展时间概述
 
在中国市场中,08年以前,主要还是在传感RFID领域的应用和探索。2008—2012年期间出台了感知中国物联网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2013—2015年,国务院7号文提出了推进物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指导意见以及后续的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印发,从方方面面推进了物联网的发展。有一些龙头企业构建了物联网产业的生态,近两年可以看到物联网在工业物联网中国智造2025有一些战略的部署和实施。随着时代的更新,物联网的规模逐渐扩大。2017、2018年是第一个技术变革的活跃期,主要还是智能化和网联化,2020和2021年会产生新的应用,也是为了推进车联网的发展,形成几个示范区。2018—2022年期间,像5G的发展,以及部分自动驾驶的实现,汽车联网普及率会提高,业务会逐渐丰富。到2022年之后,高级和完全自动驾驶就有可能实现。
 
 
 
细数物联网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通讯技术和传感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即三大运营商、NB-LoT等新技术纷纷出现的阶段;到了第三阶段,车联网、人工智能开始逐渐发展。
 
 
 
而在物联网的整个大范围内,M2M是未来非常重要的方向,它产生的数据以及这些数据未来带来的运营,将会对整个的通信产业形成一个巨大的变革,甚至人们生活中方方面面都会带来数字化的变革。物联网行业的整个产业布局并不局限于移动通信的设备领域,而是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行业信息化、大数据等方向上都有相关的实体和业务拓展。
 
物联网发展数据分析
 
在物联网的行业范畴中,传感要素、信息通讯要素以及数据平台要素,构成了物联网的核心要素。当下运营商都在积极拓展的热门是窄带物联网,即NB-IoT,它凭借自身的大连接和低功耗、以及基于授权带宽的技术,成为目前行业内的热点,并将在未来物联网爆发的连接数中占据15—25%的份额。
 
 
 
 
 
 
 有说法认为,传统的CDN已经不足以支撑今天多种多样的数字的服务,融合CDN属于大网基础通信运营还是属于增值业务也很难界定,这种局势下导致物联网产生后发展速度非常快——到2021年时会有2万8千亿个设备。假如全球人口有70亿、80亿,2020年达到100亿的话,平均我们每个人手上都会有多个被联网的设备。根据乐观的数据预测,从被连接的万物到网络、到连接管理、再到应用平台,到2020年为止,物联网企业市场规模将在2.1万亿美元左右,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500亿,产生的经济效益将达到14万亿美元。
 
物联网标准化分析
 
为协调推进物联网标准化工作,由国标委、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联合成立物联网标准推进组及专家咨询委员会,下设基础标准推进组和应用标准推进组,从基础共性和行业应用两个方面推进我国物联网标准化工作。目前我国已经分三批完成200余项国家标准的立项。涉及工作指南、术语、体系架构、接口总体要求、标识、安全等总体标准,传感器、射频识别、网络增强、信息融合、应用支撑等共性标准,农业、安全、交通、现代林业、医疗、家居、M2M、旅游、工业物联网等行业应用标准。在物联网标准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架构和连接标准成为了物联网标准化的重点。
 
 
 
物联网涉及行业标准组织众多,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WGSN)为例,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要开展泛在网、物联网和传感器网的网络体系、架构、接口、标识、安全等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主要开展传感器网的总则/术语、通信与信息交互、接口、安全、标识及应用的标准化工作。
 
根据重点的不同,物联网有架构、网络、无线标准和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划分,从技术维度上来讲,底层的连接和上层的应用到中间的网络都有不同的标准化组织做标准,而这么多的标准真正的有效利用率能够达到多少,这也是行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物联网发展案例分析
 
1.中兴物联
 

 
 
 
 据中兴物联的市场部副总经理夏玥介绍,当前中兴物联有两个主要业务。第一个是通信模块,例如车联网、移动支付等相对来讲对数据要求比较大,对时延要求比较高;另外包括智能电梯、智能农业、智能井盖、智能停车等在内,这些领域对数据的要求比较少,对时延要求不是那么的敏感,这些的应用更加适用新型的NB-LoT的应用。通信模块当前正向着高速度低流量的方向发展,它同时配合eSim的技术,可以真正的实现全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连接;第二个是车联网,目前特别是在UBI、OBD、后视镜的产品,这些产品也是使用eSim的非常好的应用场景。
 
2.大唐移动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物联网产品线总监陶磊以大唐移动的业务为案例介绍了智慧城市的相关内容。他介绍到大唐移动在智慧停车、智慧照明、智慧安防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研究,并做出了许多智慧城市实践。谈及5G与物联网之间的关系,陶磊表示在整个5G里面,物联网发展的方向实际上就是依托现代的物联网的发展。未来的网络在性能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假设每平分公里10万个链接,未来翻一倍,到5G可以达到100万。还有在移动性、速率和节能功耗等方面,未来通过一些像PDMA之类的新的风口技术,可以让物联网的性能有更好的表现。
 
 

 陶磊还介绍了大唐移动在车联网方向的布局和尝试,他表示未来包括主动安全等功能在内的自动驾驶的实现,都离不开未来的基础网络提供的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的网络的环境,未来的时延低到1毫秒,现在普遍是4毫秒,可靠性达到5个9个可靠性。在整个网络和业务部署方面,企业也会推出定制化服务,通过计算的技术提供更多的边缘应用定制化的应用和可行性。
 
 
 
3.爱立信
 
从网络和通信运营的角度来看,物联网最后要支撑垂直行业的应用,以及支撑智慧家庭。以爱立信为例,从SIM卡模式、模组、联网设备管理、数据管理入手,利用软件驱动连接设备,使设备与应用相结合来搭建平台,这也是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
 
据爱立信东北亚区数字服务事业部首席技术官丁云贵介绍,爱立信正在推出的第二代LoT应用平台与第一代是两个维度,从综合性和开放性方面相比第一代都有着显著的提高,在对处理设备的管理、数据连接的管理、应用的管理和开发上都有着全面的顾及。
 
 

 丁云贵还提到了爱立信的UDN,他表示与传统的CDN业务不同的是,UDN不仅仅用来传播传统化的内容,更可以进行数字化内容的传播。所谓的UDN需要传送的不仅仅是过去的内容,更多是要传送5G和新的虚拟化网络所能传送的各种各样的数字化的内容。从AR、VR、IOT、广告到传统的内容,甚至网络的人工智能的软件,都需要企业进行前瞻性的战略规划。 
 

责任编辑:汪骄阳

为您推荐

三网融合已经全面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备受关注的我国三网融合,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表”和“路线图”。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这意味着,我国三网融合今后将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表示。全程、全业务、全贯通、全IP的“全网”时代自此浮出水面。什么是三网融合?三网融合以后,将产生怎样的新网络形态?包含电信和广电在内的“大网络通信产业”又将为用户提供什么新服务?拿手机下载电视剧、拿电视遥控器打电话是否已不再是遥不可及?双向进入试点先行按照部署,我国三网融合将分“两步走”,2010年至2012年重

国务院会议明确三网融合实现路径和时间表

国家力促三网融合早在1998年,有人就提出三网融合的概念,此后它屡次被列入“十五”“十一五”规划以及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但一直进展缓慢。“这主要涉及到部门之间的利益问题,一直无法平衡协调,三网融合更多是停留在口号层面上。”资深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对记者表示。换句话说,大家都想吃对方的蛋糕,而不愿开放自己的市场。电信和广电行业拥有各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网络、终端设备、业务模式、内容供应等方面。三网融合势必打破原有的格局,形成新的产业版图。事实上,在美、英等发达国家,三网融合业务已蓬勃开展了十多年,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三网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中国移动MISC系统建成 数据业务能力全面提升

根据人民邮电报报道: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移动数据业务管理系统(MISC)已在全网建成。日前,中国移动与卓望科技在北京举办“MISC全网建成暨DSMP规范获奖”庆祝会,来自中国移动总部、各省级公司和卓望科技的股东代表等100余名嘉宾出席会议。中国移动集团副总裁鲁向东表示,卓望科技研发并建设的MISC平台在数据业务管理中正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该系统性能稳定并经受了高峰期大业务量的考验,从技术上大大提升了中国移动“移动梦网”业务合作管理体系的能力,用户投诉明显下降,下降率达96%。他说,MISC平台将在中国移

数字视频网络间采用文件方式传输节目数据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本文从节目制作网络和硬盘播出系统的连接方案入手,探讨了数字视频网络间连接的三种工作模式:采用磁带作为介质传输数据,采用流方式传输数据和采用文件方式传输数据。详细分析了这三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而论证了采用文件方式在数字视频网络间传输节目数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分析了工程中采用文件方式在数字视频网络间传输节目数据所需面对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本文还提出了使用文件方式在数字视频网络间传输节目数据的具体可行方案,同时探讨了利用文件方式传输数据在节目集中上载和卫星节目收录方面的应用前景。关键字:数字视频网络、节目制作网络、硬盘播出系统、磁带、流、文件、MPEG、TCP/IP、FTP、集中上载系统、媒体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