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3G时代的几点困惑

2005-12-29 15:33:02 作者:dvbcn热度:

潘兆辉

摘要 本论文通过对3G发展状况的分析,就其中的几点困惑给出了细致的解读。

关键词 3G演进 困惑 解读

  3G标准已经提出好多年了,3G系统网络的首次商用成功(2001年10月,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的WCDMA正式投产运营)距今也已经过去了近四年。纵览全球,3G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从3G商用化最初的躁动,到3G泡沫的破裂,再到2004年3G商用发展的柳暗花明,以及中国3G市场商用化形势的逐渐明朗,我们确确实实踏入了3G的门内。但同时,面对这到来的3G时代,我们也产生了若干困惑,解读这些困惑背后的含义,对于我们正确地把握3G发展的脉络,促进3G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困惑一:不确定的3G标准

  乍一看存在这样的困惑,人们肯定会感到不解。是的,3G标准不就是WCDMA、CDMA2000和TD-SCDMA吗?如果你这样认为,那么说明你已经有点跟不上形势发展了。因为3G系统存在着演进。翻开最新的资料,你会发现:WCDMA已经让位给WCDMA HSDPA/HSUPA了;而CDMA2000则已让位给CDMA2000 1X EV-DO/EV-DV和MC-DV了;而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标准,也产生了TSM(基于GSM核心网)、LCR(基于3GPP核心网)、TDD HSDPA(R5版第三阶段,共用WCDMA R5核心网)的技术标准演进方案。

  ——解读一

  3G标准的演进或者说不确定性,最初是由CDMA2000标准的商用引起的。众所周知,3G标准在无线网口的接入速率上较之2G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趋向于移动化。互联网上传统的数据业务,如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流媒体以及文件下载等功能,正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到CDMA2000标准无线网络中。因此在CDMA2000演进到CDMA2000 1X EV-DO后,在基于定位的特殊移动服务,日益丰富的数据话音并行服务的需求推动下,CDMA2000标准又进一步演进到CDMA2000 1X EV-DV。毋容讳言,1X EV-DV的推出,是CDMA2000经历的一场重大的标准变革。当然,其最终的演进结果是MC-DV。

  CDMA 1X EV-DV较之于CDMA 1X,扇区数据吞吐量提高了3.5至4倍,其前向链路最大数据速率可达3.0912Mbps;反向链路最大数据速率可达1.2312Mbps。

  3G三大标准中CDMA2000标准的重大变革必然会带来连锁反应。这体现在WCDMA上就是WCDMA HSDPA/HSUPA演进方案的推出。众所周知,在3G三大标准的角逐中,WCDMA在运营商的支持数量上取得了领先。但是其网络所支持的数据速率却长期停留在理论上的384Kbps水平。较之于CDMA2000 1X EV-DV,WCDMA在数据传输速率上的巨大落差,以及由此带来的业务能力上的弱势,使得WCDMA不得不作出向WCDMA HSDPA/HSUPA演进的重大变革。

  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是实现提高WCDMA网络高速下行数据传输速率最为重要的技术,是3GPP在R5协议中为了满足下行数据业务不对称的需求提出来的,它可以在不改变已经建设的WCDMA系统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大大提高用户下行数据业务速率(理论最大值可达14.4Mbps)。

  HSUPA(高速上行分组接入)与HSDPA是一对互补技术,是一项能提高上行传输速率和容量的无线接入技术。它可以使上行传输速率提高2到5倍,蜂窝流量可增加20%到50%。HSUPA也是3GPP在WCDMA标准演进中提出的一项重大变革。

  TD-SCDMA作为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虽说还未商用,但是从其设计技术参数上可以看出,在分组数据传输上,其上行可达128Kbps,下行可达384Kbps。显然其在上、下行分组数据传输速率上也不占优势。因此,如果想在未来的3G市场商用角逐中占有优势地位,其现有标准也必须按下列路线进行演进即:TD-SCDMA、TSM、LCR、TDD HSDPA。

  综上所述,3G标准的不确定性,实际上体现了3G技术的不断演进、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2、困惑二:技术和业务谁更重要

  提到这个困惑,可以一句话明说之,那就是先进的技术并不一定能吸引用户。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个例子就是香港和记在英国的3G网络在运营中出现了这种情况,3G用户们纷纷将他们的3G手机中的SIM卡抽出插在2G手机上使用,进行一般的通话。这表明,用户感兴趣的并不是3G先进技术的视频电话,而只是3G的低价通话费用。另外据有关专家预测,起码在未来的5年内,80%的3G业务仍将是话音业务。这说明,3G技术虽然先进,但在吸引用户的业务形成上却没有多大突破。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