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侵袭已成定局 大数据开启运营商新领地

2013-05-08 09:07:06来源:通信世界网 热度:
如题,其中缘由除了众IT厂商的极力推介外,数据与流量的爆炸式增长也为大数据分析铺垫了市场环境。作为网络管道的控制者,电信运营商对于大数据分析的发展前景自然也是给予了很高的期望。
 
中国移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三家运营商的研究院都对大数据项目进行了前期调研,并内部进行了小规模的试点。但这种尝试仍然处于前期的讨论阶段,真正将大数据分析能力运用于实际的网络中,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
 
事实上,前期的技术尝试并非一帆风顺。向数据要效益,在业界看来简单而明了,但运营商在实现过程中却需要涉及很多技术性问题,“驾驭数据”涵盖了从最基本的获取、整合、治理、探索、分析、汲取以及到最后精准营销的全套动作。
 
“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实现对数据的提取和挖掘,但这仅仅是大数据分析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让数据变成企业的核心资产,从数据中发现价值并产生价值。”前述中移动人士这样补充表示。
 
Hadoop包治百病?
 
Hadoop作为一个开源的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框架,近来不断受到业界追捧,类似谷歌、亚马逊等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公司也公布了基于Hadoop的成功案例,一些声音甚至表示,Hadoop就等于大数据。
 
在此趋势下,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内的国内运营商和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启了Hadoop的大数据探索之路。据了解,中国移动研究院正在开发中的大云项目就采用了Hadoop技术作为重要的数据挖掘工具,此前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黄文良也公开表示,他们通过采用英特尔硬件平台及英特尔Hadoop相结合的大数据技术,构建上网记录集中查询与分析支撑系统,用以解决用户上网记录无法查询的难题。
 
那么,这种基于Hadoop的技术能力达到了大数据分析的要求?答案是否定的。虽然Hadoop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数据查询,但对于数据后期深度的挖掘和分析却不适用。
 
多年从事大数据分析业务的Teradata天睿公司解决方案高级总监姜欣告诉记者,长久以来,业界对于Hadoop存在认知上的误区:以为Hadoop包治百病,坦言之,对于数据存储、解析等ETL功能的实现,Hadoop不失为一个高效而低成本的方案,但如果将后期数据分析也运行在Hadoop上,所需要的投入将十分浩大。“不仅是IT设备投入,人力成本以及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目前自行开发Hadoop平台的都是具备一定开发能力的互联网企业,但运营商在这方面并不擅长。”
 
后患无穷的OTT业务
 
尽管现阶段运营商对大数据的技术实现方式还不明确,但这并不妨碍运营商对大数据分析的热情。被热炒的“运营商是否应向微信收费”的话题,运营商已经在尝试着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寻找答案。

山西移动基于原先的BI系统优势基础,不断更新自身数据仓库平台并在2012年引进了新型MPP数据库Aster Data,目前已经能够融合来自不同系统中数据,并将非结构化、半结构化以及结构化等数据统筹运用加以分析。
 
山西移动业务支撑系统部经营分析支撑室经理胡建强告诉记者:“山西市场的即时通信业务发展越发迅猛,如微信、QQ、米聊等,我们希望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力了解到这些OTT业务对传统业务造成了多大影响,影响了多少客户,哪些客户在用以及OTT用户在使用后有什么变化。”
 
带着这些疑问,山西移动引入了网络大数据,并与经分数据进行数据融合,由此产生即时通信产品分析基础数据。一方面,山西移动从用户上网日志中获取用户即时通信业务使用数据,另一方面又在传统的经分系统中调取了用户数据,有效地解答了市场问题。
 
其结果是,按照2013年1月数据核算2012年全年12个月,预估山西移动去年全年损失短彩信3.06亿条,语音损失24亿分钟,流量增加548.52TB。
 
其中,使用手机QQ的用户短彩信量下降了22.1%,语音下降了20.2%;而使用微信的用户短彩信量下降了25.7%,语音量下降了23.3%。
 
可见,微信较移动QQ更具用户粘性,侵蚀传统电信业务的能力也更强,仅山西移动一省用户的传统电信业务损失就已经达到数亿级别,全国范围的统计数据更是可见一斑。如此看来,最近一段时间,各运营商高层高度呼吁,急切希望通过政府调节来缓解OTT对传统业务的冲击,想来也并不无道理。

传统电信业务当是过去式
 
但是,这种政府介入的方式恐怕并不奏效。移动互联网已经是不可逆的产业大势,而微信等类似的OTT业务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运营商一方面希望移动互联网为自己带来数据业务收入,一方面又不想让移动互联网侵蚀传统电信业务,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种“瞻前而顾后”的想法实属不可取。
 
对于国内现阶段3G网络基本成熟4G网络即将上马,数据业务用户习惯培养初现雏形的关键时期,运营商应该做的是,一方面调整流量经营策略,联合内容提供商开发定制化的OTT流量套餐,另一方面通过终端激励计划鼓励更多用户迁网,进而体现融合网络的规模成本效应。
 
国外运营商在这方面已经有先例。Verizon作为全球较早提供3G及4G网络的运营商之一,目前在其服务地区已经拥有了绝大部分的在网用户。Verizon Wireless国际CRM部门营销顾问杨俊杰(Jack Yang)告诉记者,在今天,传统的语音和短彩信业务只作为Verizon最基本服务之一提供给用户,其带来的盈利收入在Verizon整个业务中占比已是微乎其微。
 
“数据业务才是Verizon收入的重要来源。”杨俊杰告诉记者。当然,Verizon的数据业务包括两类,一是3G/4G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支付的流量费用,二是凭借Verizon庞大的用户数据,依靠大数据分析能力获取的额外价值。
 
杨俊杰告诉记者,通过深度挖掘用户数据,Verizon对潜在有价值用户进行了新款终端的精准营销,有效拉动了终端收入,同时联合第三方机构将用户数据加工提炼成了合法的有商业价值的统计型数据,面向政府机关以及企业等机构提供商业服务。

责任编辑:方珍

为您推荐

“全媒体”战略:丢了孩子套不到狼

互联网新媒体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网络视听新媒体开始登入大雅之堂,携资本在影视剧版权交易中横冲直撞。视频网站们已经直接威胁到电视台的利益了,和电视台抢节目源,和电视台抢广告费。此外,互联网电视在政策局限下尚没有打开市场;手机电视也处在不知那片云下雨的黑暗摸索中;IPTV损了有线却有利于电视播出机构,并不对电视播出机构构成威胁。这种情形和大洋彼岸的美国有类似之处:广电网络和制播机构都面临新媒体的挑战,但是行业发展的情况却不相同,美国的情况是DVR、互联网电视OTTTV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电视运营商、制播机构造成了挑战。而国内优质电视节目的缺乏使得DVR几乎没有生存的可能,而监管政策对电视屏幕的强硬保护

同洲电子:将建智能OTT平台 助力三网融合快速发展

在三网融合的进程中,OTT业务一直是广电部门比较敏感的话题。它跳过了基础服务,是跨越视频和移动互联网的公共服务链。从目前美国OTT业务的发展来看,Hulu、苹果等都在进入这个领域。马昕认为,这个问题无法回避,只能正视并将其解决。这种业务需要进行跨平台运营,运用OTT模式势在必行。在马昕看来,运营商希望对业务进行掌控,不希望被完全管道化,但移动运营商又希望从流量业务中盈利,如何既刺激用户流量又避免管道化是移动面临的问题。而广电则更多关注内容,这就涉及到内容的监控、管理、支付等,需要SDP平台结构快速的接入,同时进行统一管理认证,这是接纳OTT服务的要点。马昕表示,同洲电子的目标是建立可管可控的O

研究指出OTT对付费电视无大影响

虽然OTT视频服务正在对既有的有线视频和卫星或IPTV服务产生有一个竞争性挑战,但市场研究公司InfoneticsResearch并不认为OTT对付费电视订户有重大影响。该公司的“付费电视服务和订户”报告(预测和分析电信IPTV、有线视频和卫星视频服务市场)指出,2008年,有线视频占全球付费电视市场的59%,卫星视频占38%,而IPTV微不足道。InfoneticsResearch宽带访问和视频主任分析师JeffHeynen指出:“但现在有线电视运营商正在不仅面临来自IPTV和卫星运营商诱人价格和服务的挑战,而且面临所有OTT视频服务和联网电视设备的挑战,它们正在诱使消费者退订有线电视。”“

新加坡新传媒集团OTT服务即将启航

媒体浏览器解决方案提供商OreganNetworks透露,新加坡新传媒集团已选择其为即将推出的机顶盒上OTT交互电视服务提供一个关键产品。Oregan媒体浏览器提供为用户界面应用提供媒体播放器和运行时间环境,允许用户经由屏幕图像覆盖与实况和点播内容互动。此新服务旨在利用新加坡非常发达的宽带网络和即将出现的下一代宽带网,为新加坡国民提供其海量的内容。除了实况电视、回看服务和视频点播,新传媒集团还计划包括独立和关联的基于浏览器的应用,如投票、社交网络和相关的内容。OreganCEOMarkPerry表示新传媒集团此新服务是标志着新加坡市场出现真正融合的重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