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点燃阿Q大战

2013-12-31 11:41:35来源:IT时代周刊 热度:

“企鹅走出了南极洲……阿里人要杀去南极洲,该砸的就砸,该摔的狠狠地摔。” 已经退休的马云,因为腾讯的“入侵”而愤怒咆哮。
 
微信支付横空出世之后,腾讯算是真正露出了锋利的牙齿,这个导火索也让腾讯和阿里由小打小闹转入全面战争。坐拥6亿用户的微信,将依仗其难以被超越的用户黏性,串联起移动电商、移动支付等环节,直接将战火烧至马云的老巢——电商。要知道,移动电商正是马云尚未建稳“防火墙”的缺口。让马云如坐针毡的是:如果用户都习惯了通过微信支付进行手机购物,阿里电商老大的位置就难在移动时代继续稳坐。
 
马化腾和马云,前者以产品经理自称,平常温文尔雅;后者则极具有煽动性的口才和想象力。个性迥异的两个人原本各走各道,在即时通讯和电商领域各霸一方,但在移动互联网到来之时,业务边界的日益模糊,让“二马”无法不兵戎相见,又一场恶战即将上演。
 
战争已经火药味十足
 
近日,微信方面正式宣布,11月份刚推出的微信卖场将在“双12”当天全面升级,加入QQ网购服装品牌,打造“微信商城”。为应对微信的进攻,马云则下足了血本,花费3600万元把“双12”当天开奖的双色球彩票所有组合买下,免费送给用手机客户端登录淘宝的用户。另外,淘宝还利用“现金红包”、“扫码购”、“秒杀”系列组合拳迎战“双12”,对微信进行防守。
 
微信、微淘在“双12”购物节的短兵相接,不过是马云和马化腾激战的一个缩影,进入今年10月份以来,腾讯与阿里之间斗争已经全面铺开。
 
10月10日,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和腾讯总裁刘炽平分别写了两封内部邮件,马化腾强调了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性及紧迫性。而刘炽平提到,“当移动电商潮爆发时,或者我们是引导者,或者整个电商体系准备好了去获取爆发的红利。”
 
腾讯内部传出进军电商领域的信号,让阿里感到不安。因为对于阿里来说,尽管在PC端占据电商霸主地位,但是在移动端,阿里仍没有一款杀手级的产品足以抵抗潜在的对手。而微信用的是“切香肠战术”,随着产品的进化一点一点把电商元素加进去,散落在微信各处的电商元素,聚集起来会非常可怕,直至最终形成对阿里巴巴电商生态破坏性的力量。腾讯用温水煮青蛙,显然,阿里已经感觉到疼痛了。
 
10月21日,曾遭雪藏的“来往”被重新打造面世。一个月后,在马云亲自为其站台的背景下,这款与微信相似程度达80%的软件人数激增至一千万,来往与微信的战争由此激发。马云随后也在阿里的内部论坛上向腾讯正面宣战:“今天,天气变了,企鹅走出了南极洲,它们在试图适应酷热的天气,让世界变成它们适应的气候。与其等待被害,不如杀去南极洲。去人家家里打架,该砸的就砸,该摔的狠狠地摔。”
 
目前阿里的状况,与半年前收购新浪微博股权时的低调,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各界都在盛赞阿里巴巴移动端,甚至把快的打车这类小应用都算作阿里在移动端的明星而大肆赞扬。当时有人给阿里送了个词叫“移动怪兽”,认为阿里是在移动端与腾讯并驾齐驱的巨头,把百度不知道甩哪里去了。
 
可如今,在腾讯和百度持续低调发力并有成果之后,阿里巴巴急了。阿里在移动端最核心的实力,是手机支付和手机淘宝,但可这两个产品并非大众级应用,无论是人均使用时长和使用频率,都无法与大众级的移动应用“微信”相比。
 
随着微信支付的推出和对移动电商的涉足,腾讯下手越来越狠,其所做的一切无不让阿里痛在心头,对于阿里来说,这已是忍无可忍。
 
第一章 阿里的盛世危机
 
谈及来往,马云在内部发言中称:“这是阿里人在无线时代争取生存权的努力。”由此看来,马云确实担忧阿里巴巴在移动时代被甩下。
 
在最近网络盛传的一张图片里,身穿黑色西装的马化腾拿着手机,微笑着给马云演示着什么。坐在一旁的马云低头噘嘴,若有所思地看着马化腾的手机。马云曾经是英语老师,但在移动互联网这堂课上,马化腾却成为他的“老师”。而随着马化腾大肆进军电商领域,两人其乐融融的一幕也许很难再出现。
 
微信支付横空出世
 
12月4日,习惯通过支付宝转账的用户,被告知一个坏消息:支付宝PC端转账开始收费,0.5元起收,10元封顶。粗略估算,每年支付宝将因此增加2亿元的收入,这实在不是个很大的数字,但重点在于手机支付宝转账仍然免费。
 
很显然,阿里正不遗余力地将用户往移动端搬家。阿里这是对微信支付的反攻。在“双11”期间,微信上线了“精选商品”,虽然仅有15款商品,且深藏在微信“我的银行卡”选项下,但上线首日就取得了8万笔的订单量,半个月已完成20多万笔订单。11月28日,不到10分钟内,15万部小米手机在微信平台被抢购一空。
 
如果拿成交数额相比,微信支付显然不是支付宝的对手。“双11”当日,支付宝实现手机支付4518万笔,是去年的5倍,支付额突破113亿元。但是,微信支付“小荷才露尖尖角”却让阿里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电子商务的核心要素是支付,淘宝的成功也有赖于支付宝,把支付问题解决好了,电商生态才能形成,否则就是无源之水。马云担忧的是,如果用户对支付宝以外的一种支付手段形成习惯,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将逐步转移出去,一旦这个趋势形成,对阿里巴巴而言后果不堪设想。
 
而拥有6亿用户数量的微信,正是马云最大的竞争对手。微信是一款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属于大众型产品,此前外界虽然对这款产品的属性有诸多分析,却很难辨析其最终的真实意图,最起码阿里巴巴在一年前是没有看得那么清楚,甚至微信也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但微信支付横空出世之后,才真正露出了锋利的牙齿。
 
今年8月,微信5.0版本正式上线,这个版本引入了微信支付、表情商店等功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微信支付实现了从线上到线下的完整闭环,打通了O2O的最后一环。而腾讯也通过微信支付捅破了商业化的这层窗户纸。据了解,用户可通过扫码支付、APP内支付和公众号支付三种方式进行支付。无论是何种支付方式,不管在线上还是线下,用户只要在微信中绑定了银行卡,就可以轻松、方便支付。
 
一名实际体验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线下支付的用户告诉《IT时代周刊》,在操作体验上,微信支付优于支付宝。在银泰百货店的支付宝当面付的操作过程与银联POS机刷卡付费类似,期间还出现多次支付失败,有不少付费用户在等待。而在上品折扣店体验微信支付时,则过程相对顺利,更为便捷。
 
实际上,微信和阿里关于移动支付之争,支付场景和用户支付习惯的培育是核心。只要谁先抢占和培养了移动支付习惯,谁就是胜利者。在这点上,微信显得更有优势,因为微信是以小时甚至是分钟为使用频度的移动应用,而支付宝和天猫是以天或周为使用频度的应用。高频度的应用可能会把用户需求榨干,而淘宝则会被截流,曾经在互联网PC时代的优势也可能逐渐被瓦解。
 
不可否认,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中,支付宝已独占鳌头。正因如此,身高1.66米的马云曾发出“我就算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的豪言壮语。但支付宝的辉煌在移动时代还能否续写?
 
腾讯微信产品部助理总经理曾鸣表示,微信支付不是一个纯粹的支付工具,它更像是给移动支付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所以,微信支付将在其工具能力的基础上,把微信的一些优势,譬如把移动端的用户基础能力、社交能力和开放能力整合,以用户体验为基础,探索微信支付服务和价值的平衡。
 
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微信朋友圈分享传播累计超10亿次。朋友圈的社交分享对二次消费的强作用力也是不可小觑。正因如此,之后阿里电商平台逐渐收紧了对微信的限制,不但屏蔽微信到淘宝的链接,甚至连淘宝店铺描述中也不允许出现微信的字样,如临大敌。
 
在微信和阿里关于移动支付的竞争中,支付场景和用户支付习惯的培育是核心。
 
用来往“补课”
 
被微信支付刺激后,阿里巴巴发现,移动端的大众级应用虽然与从属电商的专业级应用有一定距离,却有着黏性高、使用时间长、渗透率高的特点,而这是专业应用如手机支付和手机淘宝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的指标。阿里巴巴过去在PC端发展社交的所有努力全告失败,在移动时代已输不起,先摆出气势汹汹的架势把这块做起来再说,至少在数字上先做上去,也聊胜于无。
 
于是,马云终于挽起袖子,决定大干一场。为此,阿里组建网络通讯事业部,由原来的旺信业务和来往业务组成,直接向CEO陆兆禧汇报,将移动通讯升级到集团主营业务层面。10月21日,“来往”正式上线。从“长相”来看,来往跟微信的功能有80%的相似度,差别在于来往强调安全私密交友,没有“摇一摇”和附近的人交友等功能。另外,还增加了一个叫“扎堆”的功能,产品形态跟QQ群聊模式相似。
 
阿里巴巴员工给马云开了个叫“江湖情”的扎堆组,马云在里面放歌一曲,唱了一首《鸿雁》。同时,马云还给所有阿里人下达了任务指标,11月底,前每个人都要有100个来往好友(不能是阿里员工),否则年底没有年终奖。
 
12月11日,在杭州举办的来往升级产品沟通会上,阿里方面表示来往除了新增各种区别于微信的功能外,更提前透露,来往将在春节前推出支付系统。相关负责人强调,来往支付与微信支付在骨子里有着天壤之别——来往的支付系统是基于支付宝,而微信支付却与财付通没什么关系。
 
谈及来往,马云曾在内部发言中称:“这是阿里人在无线时代争取生存权的努力。”由此看来,他的确担心阿里巴巴在移动时代被甩下,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变化莫测,可以让小不点变为巨头,也可以让巨头变回小不点。
 
其实,来往并不是今天才有,却是阿里最近才开始不惜代价去推,摆出破釜沉舟的架势去做的。但用来往去颠覆微信,显然很不靠谱;用来往牵制微信,看上去也不是那么搭调。微信社交关系的沉淀,是其最核心的优势,用户转移的成本太高,而来往又没有太多突出的产品特性,牵制微信谈何容易。
 
与此同时,一些不正常现象已经出现。记者发现,淘宝店上出现了只要花10元就可加千人粉丝的产品,可帮助阿里人早日完成老板下达的指标。而且,在来往中形成的关系链脆弱,用户毫无选择余地就被拉进各种“扎堆”群,忍受着营销广告无止境的轰炸,受不了的用户只能一退了之。
 
来往未必能牵制微信,但重点是:阿里巴巴已然认识到自身在移动端的薄弱实力,并决心不惜代价赶上去。来往和微信的对攻只是表象,阿里巴巴和腾讯在移动端全面走向对立,才是根本。
 
第二章 战争全面打响
 
在过去,腾讯和阿里两大平台各行其道,各霸一方。但在移动互联网中,业务边界日渐模糊,它们不可避免地迎来正面战争。
 
移动互联网潮流的凶猛,BAT巨头无人敢对其予以轻视,即便觉悟最晚者如百度,也奋起直追。但一年前三大巨头在移动端的动作,与其说是在布局,不如说是在试探。从结果来看,似乎只有腾讯一家是真正把移动端当成大事来做,决心也最大。
 
由于阿里的业务具有高度封闭性,其自办流量业务已经做大,可以独立自主并实现自给自足。因此,作为通用流量入口的百度并不能对其构成重大威胁,唯一对阿里巴巴核心利益构成潜在威胁的,就是已拿到第一张移动互联网船票的腾讯。
 
恩怨,在移动时代升级
 
马云和马化腾,两人在互联网圈内很好辨识。马化腾文质彬彬、小生模样;马云被业界戏称扮演“外星人”,不需要化妆。腾讯有本企业内刊,叫做《腾云》。行业里有人笑称,马化腾是希望马云排在其后。
 
驰骋互联网江湖的十几年间,“二马”恩怨不断,几经交手,各有输赢。
 
在即时通讯工具领域,马化腾将马云远远抛在其后。早在2005年,马云接手雅虎中国后,为了推广雅虎通,禁止雅虎中国使用MSN和QQ,但后来雅虎通并没有做大。在随后的几年,马云一直想有一款能跟QQ抗衡的产品,也为此多费心思。到目前为止,除了“来往”外,阿里巴巴旗下的IM工具至少有五款,包括旺信、贸易通、TradeManager、淘宝旺旺和雅虎通。
 
但在电商领域,则是马云完胜。2006年淘宝要开始面向淘宝店主收费时,腾讯的拍拍网成立,它几乎是复制了淘宝的免费模式。腾讯方面甚至跑到淘宝网大量挖角,导致当时淘宝网总裁孙彤宇和腾讯CEO马化腾大吵一架。最终淘宝再次实行免费,拍拍网则被强硬地压了下去。马化腾后来在公开场合也数次谈到,电商一直是腾讯的薄弱环节,一直都没做好。
 
关于阿里与腾讯,在福布斯网站上有一个比喻:如果说阿里巴巴是集Amazon、eBay、Groupon和Paypal于一身的超级电商平台,那么腾讯就是集Facebook、Twitter、Tumblr和Zynga于一身的超级社交平台。这个比喻是恰当的,在过去,这两大平台各行其道,各霸一方。但在移动互联网中,它们不可避免地迎来正面战争。
 
盘点一下,腾讯除微信和手机QQ,还有QQ浏览器、腾讯手机管家、腾讯地图等;而阿里巴巴,则还是手机支付和手机淘宝,外加一个并不强大的来往,以及新浪微博、陌陌等这些友军。一年前,阿里巴巴在移动端的布局,目前看来只是急就章,收购的这些企业并不能给阿里巴巴带来在移动端核心实力的提升。
 
微信在电商领域已经小试牛刀。在用户第一次支付后,微信会推荐用户关注这个服务号,这样就可以贯穿后续的整个通知体系,能够帮助商家去触达、沟通以及通知目标用户,这是电商特别需要的。因此,只要商户服务提供得好,用户越来越多,微信公众账号像一个CRM,可以进行资源管理,长期有效地跟踪老用户。而且微信的公共平台有100多万个账号,超过4万个认证账号,其中70%是企业用户,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
 
另外,淘宝和天猫的主要收入是广告,由此导致大部分小商家没有机会见到用户(这也是“双12”淘宝小卖家围攻天猫大卖家的原因);微信不会依赖广告,而最有可能按成交量收费,由此不会出现淘宝式的卖家血拼广告位的恶性循环。
 
微信的崛起,将可能导致淘宝和天猫的盈利模式被釜底抽薪,因此阿里不得不在短期内大肆封杀微信。
 
实际上,8月1日,淘宝就屏蔽掉微信公众账号,之后又全面屏蔽能够指向其他网购平台的外链二维码图片,并给已发的外链二维码图片下了为期一个月的最后通牒:逾期不整改的商家,将按滥发信息行为进行扣分处理。10月16日,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国内事业群总裁樊治铭炮轰“微信支付最大的问题是安全问题”,并指责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卖假货的阵地。
 
阿里的招架之功
 
短兵相接,阿里暂难获胜。双方又开始打起公关战。
 
12月3日下午,微信在其官方微博公开向阿里宣战。“让我们一起比赛,比谁把产品做得更好……来吧,阿里,和我们一起站在阳光下,堂堂正正地用产品一较高下!”腾讯甚至找出阿里公关通过媒体黑腾讯的文章,公开贴出。
 
面对腾讯的主动出击,来往则反攻称腾讯利用腾讯微博、腾讯科技频道等媒体造势,并表示腾讯才是真正的“公关托拉斯”。
其实,如果论打嘴仗,双方都不是新手。但公关的作用真有那么大,能改变业务层面的实力差距吗?这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现在看来,阿里的移动战略缺乏积极性,收购新浪微博股权只能给阿里移动端带来一些流量,却很难增强核心的创新能力。早在今年三月,马云就在香港出席瑞士信贷亚洲投资大会时公开承认,阿里巴巴集团在三年前开始发展移动业务,但一直没有跟上竞争对手腾讯及其微信服务的发展步伐,“虽然进行了大量投资,但没有创造力,也不幸运。拥有微信的腾讯则极具创造力。”马云还表示,阿里巴巴在移动领域的竞争方案包括“收购与并购,以及招聘更多员工等。”看来,阿里还没完全看清楚大趋势,又不想在大潮中掉队,只好花钱去买现成的。
 
阿里对布局移动电商的迟疑,其实也可以理解,移动电商与PC端电商是零和博弈,一端所得则是另一端所失,移动端电商并不能有效增加销量,成本反而会很高。无独有偶,亚马逊对于移动电商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直到现在,移动电商在整个亚马逊的交易体系中占不到一成。
因此,移动端的收购业务是阿里巴巴的保守打法,现在也仍是如此。不过,光是严防死守不够,因为防不胜防。主动出击吗?阿里手里又没有太多筹码可用,于是来往被推向前台了。来往对新浪微博是有伤害的,可也没有办法。
 
微信支付的出现,颠覆了阿里之前对移动电商的纠结心态。微信并没有做具体电商业务,它做的是用户习惯的转移,这比直接开个商城对阿里巴巴的刺激更大。
 
不过,阿里巴巴多年构建的电商生态,也不会那么脆弱,轻易被颠覆。在招架过程中,阿里希望通过各种途径牵制对手,赢得时间加速补课,逐步把之前因战略失误而导致的损失补回。
 
第三章 移动电商谁主沉浮?
 
微信目前的声势很大,可阿里巴巴的根基稳固,实力也不弱,这场战争还有得打。
 
业界有一种说法很流行:微信支付将会颠覆电商生态。但如果往深里说,颠覆哪种电商生态,其实谁也说不清楚。微信支付虽然让阿里紧张,但它绝对算不上电子商务的通吃型选手。
 
几年内,微信支付首先无法颠覆的就是已形成大格局的B2C领域,实物商品的购买渠道在向移动端转移的过程中仍会存在很多问题,这些并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
 
至少从目前看,没有多少人会用手机去买电视、衣服。微信是个轻量级产品,用户的消费金额有个临界点,如果人们习惯了用微信支付来买咖啡或订餐,而不是买电视和衣服,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就可能被固化,这对微信走向更广阔的电商领域是会有影响的。
 
另外,生活服务是个比目前电子商务市场大很多倍的业务领域,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谁能拿下这个,谁就称王。未来,在这一领域征战的玩家有很多,不仅有微信支付,还有阿里巴巴和百度,甚至腾讯微博和360都有可能参与其中。微信支付只不过是在目前声势最大而已。
 
主打生活服务的大众点评在接入微信支付之后,一个月内交易额增长七倍,成绩喜人。如果把微信支付这种体验极佳的业务推广到所有生活服务领域,其效力是惊人的。据悉,除了大众点评,微信支付目前已与优酷、分众传媒、香港航空、广东联通、唯品会、友宝集团等诸多企业展开合作,全面覆盖了多个领域和行业,用户买杯咖啡、看场电影等各种生活交易行为都搬到微信上去,完全没问题。只是这种新的消费模式还需要时间来培育,现有的电商秩序,并不是说颠覆就能颠覆的。
 
事实上,阿里巴巴与微信支付所竞争的根本,是对未来的预期。阿里巴巴的传统业务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受到影响,阿里与腾讯之间的交战,更大程度上是双方争夺未来生活服务业务的话语权,谁能在生活服务领域占得上风,谁就能赢得未来。
 
未来,在多屏互动时代,各种移动终端层出不穷,当人们习惯了在电视上、浴室镜子前轻松完成购物,那才是对阿里巴巴传统电商业务产生实质性侵蚀的开始。不过,不要忘了,手机支付宝和手机淘宝也有几亿用户,马云不可能会让这些用户轻易被别人全部抢走。微信目前的声势很大,可阿里巴巴的根基稳固,实力也不弱,这场战争还有得打。

责任编辑:秦蒙蒙

为您推荐

美国三大无线运营商联手成立公司 共建移动支付网络

11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三家最大的无线运营商——AT&T公司、T-Mobile和VerizonWireless——周三宣布,将联手建立一个全国性手机支付网络。这三家公司表示,他们已经组建了一家名为“Isis”的合资公司,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购物、支付和省钱的方式。”他们最初的重点是建立一个能够利用手机进行购物的网络,并计划在未来的18个月内推出这类服务。Isis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阿伯特(MichaelAbbott)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的移动商务网络,将通过与商户的关系,为用户购物提供一种更方便、更个性化的增强体验。”

美三大运营商投资1亿美元发展移动支付技术

北京时间8月29日午间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VerizonWireless、AT&T和T-Mobile美国计划向他们的移动支付合资公司Isis投资逾1亿美元,与谷歌等提供移动支付服务的企业展开正面竞争。加大投资知情人士表示,具体的投资额度将取决于Isis吸引的银行和商家合作伙伴的数量。如果能够取得进展,上述三大运营商有可能再向Isis投资数亿美元,从而追赶今年5月推出移动钱包服务的谷歌。这三大运营商之所以成立这样一家合资公司,目的是在移动商务市场夺取一定的份额。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Research测算,今年全球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为2,400亿美元,到2015年将达到6,700亿美元。

手机支付遭遇瓶颈:扭转用户习惯非一日之功

谷歌移动支付服务GoogleWallet导读:国外媒体今天发表文章称,谷歌等科技巨头公司正在携手银行系统开始大力推广移动支付业务,但改变消费者固有的习惯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就像此前银行在推广信用卡、借记卡刷卡业务一样,也许移动支付业务也会经历一个漫漫长途。以下为文章全文:迈克·乔丹(MikeJordan)是美国特拉华州一家DairyQueen冰激凌店的店主,他对安装在他店中的两台移动支付设备可一点都不感冒,它们原本是想让顾客能够轻松快捷地去购买冰淇淋。

德国电信涉水移动支付 与Wirecard合作

北京时间8月15日早间消息,德国电信宣布,正与电子支付服务提供商Wirecard合作以实施其支付战略。作为合作的一部分,Wirecard将落实发放电信万事达卡(TelekomMasterCard)的技术流程,并支持德国电信的支付流程。“在Wirecard,我们找到了支付卡管理和技术流程的最佳合作伙伴,在构建用移动支付做任何事情的生态系统方面又迈出一步。”德国电信负责支付的副总裁彼得·韦斯科(PeterVesco)表示。这一合作不仅为德国电信今年年底在德国市场上推出的支付卡提供了技术基础,还涵盖了其计划2013年推出的手机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