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观察:移动云与CDN的一些前瞻性思考

2015-01-28 10:15:46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作者:DVBCN主编 李远东热度:
在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中,从1G到现今的4G,均主要聚焦于提高通信的质量,而计算处理能力则由移动通信终端关注。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这种模式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对于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在可扩展性、多用途、能量效率、容量、智能性、用户体验等方面的要求很高,从而带来了对5G融合通信与计算的巨大市场需求。
 
目前,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正处于转折点——未来5G移动通信网络的性能将以“bit/s/Hz/m2/焦耳”即移动通信网络以每焦耳的能量消耗能在每平方米的地理范围内获得多大的频谱效率来衡量。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空口性能
 
在过去10年,移动通信网络的空口性能提高了大约20倍,而在下一个十年,移动通信网络的空口性能将需要提高3~5倍,并将主要聚焦于干扰消除技术、智能波束成型技术、高性能发射以以及接收技术、新的传输体制、新的调制与编码技术,以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大规模计算处理能力。
 
2)无线频谱
 
在过去的十年,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频谱资源增加了大约25倍,而在下一个十年,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频谱资源需要增加5~10倍,并将主要聚焦于获得新的授权频谱、发展基于非授权频谱的移动通信、发展移动通信与其他行业的无线业务共享无线频谱资源的相关技术,并需要大力发展高频段(比如毫米波)移动通信网络空口技术,打造新的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并设计新的移动通信设备框架。
 
3)面向移动通信网络及设备的ICT平台
 
在过去的十年,ICT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力度仅提高了1~2倍,而在下一个十年,ICT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力度需要提高40~50倍,并将主要聚焦于发展网络致密技术、集成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叠加型网络、本地承载网的中继与D2D、智能的网络“云”及边缘“云”从而最终达到实现通信与计算相融合的目标。
 
此外,总的说来,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在未来有着三大发展趋势,其中一个就是将“云”扩展至移动通信网络边缘及终端设备。
 
如下图所示,在功能手机时代,采用的是远端网络+基本终端的模式;在当下的智能手机时代,网络对于内容的分发开始出现分布式架构(通过部署内容/应用/服务分发网络CDN),内容在网络中进一步下沉部署至离用户更近的地方,并初步部署协作式无线技术;而在未来的5G移动通信时代,内容在网络中将被进一步下沉部署到网络的边缘甚至形成本地承载网集群,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由此一来,在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中,骨干网、核心网、汇聚网、无线接入网的容量相比于现在将分别增大10倍、100倍、1000倍和10000倍(虽然未来的网络会非常扁平,但是相关的部分还在,只是上移或者下移,所以这里就显得不那么扁平)。从而,C-RAN就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组网方式,而空口数据负载的实时信号处理则亟需完整的硬件及软件平台解决方案出现。
 
此外,未来的移动通信应用将会是计算密集型与通信密集型的,而且移动通信终端的外形尺寸将会越来越小。5G移动通信网络的高数据速率以及无线接入链路的低延迟将使得跨空口的移动通信设备的虚拟化以及接入的虚拟化成为可能。
 
部署了边缘云架构并实现设备与接入的虚拟化,将计算深入地融合到通信之中后,移动通信用户与网络/平台之间就将建立起一种紧耦合的关系,用户获得由网络/平台提供的各种移动通信服务将是沉浸式/身临其境般的。
 
 
但是大问题就来了,其实,5G的核心能力仅仅就两个,其中一个就是将延迟降低至低于1毫秒的水平,这就对移动通信网络云以及CDN甚至其他方面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具体的内容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进行探讨。
 
内容/应用/服务等的分发是一个非常古老但又近乎永恒的课题。对于那种CDN,也许在未来,就不叫CDN了——其实,CDN这个称谓早就过时了。CDN的发展,一方面是技术发展,一方面是市场发展。2015年3月30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2015亚太CDN峰会”将以“合理建设大数据背景下的流量运营机制”为主题/宗旨,就是以后者为主,为CDN相关产业链搭建一个交流平台。

责任编辑: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