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媒体云服务开放平台:“新空云媒”缘何得以出身“豪门”

2016-01-11 09:35:37来源: 热度:
产品:“泛媒体云服务开放平台”,一滴水泛起大涟漪


  在发布会上,方正电子介绍了新空云媒泛媒体云服务开放平台的特点:包括一站式新闻服务,快速开展新闻业务,应对层出不穷的媒介变化;管道式服务,即开即用,不用即停;聚合互联网资源,融入互联网环境;迭代推出新版本,平台用户可以免费享受更好的服务;初期低投入成本,可以不断的试错,节约成本;在规模扩大时,可弹性扩展计算和存储资源以及免维护。所针对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传统媒体,自媒体、企业、机构和政府都是该平台的目标客户。通过新空云媒,合作双方计划把媒体行业包括广播电视、报刊的制作能力以服务平台的形式对外提供。这些能力不仅能够为传统媒体服务,还能给新媒体带来便利,让专业人士有能力制作出更专业化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优秀的内容不断汇集到这个平台上,这对于现在的互联网媒体特别是创业型的公司存在更大的利用价值。在未来如果运作成熟,可以转变为版权交易的平台,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之间架起桥梁,让双方都能互惠共生。所以反观技术和内容这两个方面,都会反哺互联网的生态圈。总体上,新空云媒的推出将为媒体和互联网行业带来两个巨大转变。一是云计算使得媒体内容生产和运营流程简化、便捷、成本低廉但规模可逐渐变大,从而带来服务模式的转变;二是研发模式的转变。互联网的变化日新月异,不断地规划建设无法应对它快节奏的变化,无法支撑新媒体的运营发展需求,反而自然生成却成为成功的互联网企业的共同特点。“小而美”、“轻资产”可以小投入、快产出、给客户不断试错的机会,不断成长。利用“云”平台,将互联网的各路资源汇聚到一起,在“云”平台上,一滴水可以泛起很大的涟漪,引起整个水面的荡漾,用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快的响应。

  目标:将“新空云媒”互联网化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理事长谢胜和在合作发布会上表示,“互联网+”对新闻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重大机遇。对传统媒体来说,抓住媒体融合、“互联网+”机遇的关键还是做好新媒体。而新媒体建设需要新的生产经营模式,不断试错不断成长,这才是新媒体成功之路,也就是新媒体的云模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对于方正电子和阿里云的战略合作,双方在目标方面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在发展阶段上,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如今,一些传统媒体仍是通过正统的权威发布渠道广播式地传播消息。这样的过程,在内部的资源整合效率和用户需求的理解上,都缺少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难以与互联网企业竞争。 因此,借助本次战略合作,方正电子和阿里云希望能够把真正互联网化的思维带到传媒行业,促进互联网思维在这个行业的孵化。 短期来看,双方希望把“新空云媒”平台本身互联网化,以更低的成本接触更多的客户,同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交互。进入中期,通过方正电子对于传媒行业的覆盖,阿里云将把大数据的应用、传统互联网化的运营体系和理念植入到传媒行业,赋予媒体企业运营互联网化的能力,类似短视频等互联网玩法也都将一一植入进来。长期而言,在双方的融合到达一定的高度后,互联网媒体也能逐渐弥补内容缺失的劣势。目前,优酷土豆、搜狐视频、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仍处于亏损状态,其重要原因就是内部成本太高,内容和版权都是当务之急。方正电子与阿里云希望通过双方的合作,最后形成一个互联网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的生态,而“新空云媒”作为基础的支撑将同时为两面提供辅助。

  人工智能:“真正实现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

  在媒体融合“后黄金时代”的今天,不论我们是否躲过了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降维打击,完成了媒体转型升级,是否建构起来了多维的传播力,传媒生态都不可逆转地更迭到新的时代——人工智能时代。阿里云在国内率先推出首个人工智能平台“DTPAI”、百度的“度秘”机器人助手、腾讯的“Dreamwriter”写作机器人……尤其是腾讯的写作机器人,一个月的时间就更新迭代了一次,这无疑会对传媒行业造成巨大冲击。方正电子和阿里云也看到了这样一个技术发展的方向,未来,从大数据应用到大数据挖掘,不借助计算机的力量是不行的。但在方向的基础之上,史建华认为,专业媒体人士的解读和深度分析能力,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还是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 2006年,人工智能领域出现突破性的进展,并出现了一个新的算法。这种算法使得人为操作的智能变成机器学习。此前,机器可以找到的在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参数都是人去做的。从2006年之后,人工智能这个领域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另外一个重点转折点是谷歌用GPO技术做了深度学习的一个集群,促使业内开始用这套算法去分析,不管是语音技术、分析图片还是分析文字,效率都更高。在中国,阿里、百度、腾讯等巨型互联网企业也都建设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团队,金戈介绍,阿里在人工智能方面也有大动作:第一,组建自己的(GPO)集群。人工智能最重要的点不是在算法,也不在人,而在“预料”即材料和学习的计算能力。所以如果谁积累到这个领域里最多的内容,谁就能有更大的计算的量,就能做出更精细的人工学习的模型。这是一个最核心的竞争力。这种计算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借助这样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融合,真正实现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第二,人工智能的一些应用。阿里在电商图片识别、视频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都有相应的应用,这是一种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力。同时阿里还拥有一套智能平台和算法——DTPAI 。计算能力算法和利用能力打包在一起变成对外输出的一种能力。在合作中,阿里云计划在纸媒行业里与方正电子探索更多的应用。比如,帮助编辑内容汇聚时,提供智能筛选算法或推荐算法,甚至建立更智能的索引。

  技术融合:“传媒的战略+”

  技术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传统媒体几乎不具备技术研发的创新能力,这也是媒体融合改革进程中的一道屏障,但是这也给方正电子、阿里云等技术公司更多的市场空间。在技术与媒体其他方面的深入融合上,中央在去年发布的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如何发展的政策文件中,就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的融合等方面已经做出了细致的指导。怎么实现融合,金戈解释说,这其实是传媒的战略+技术。首先技术公司尽管还是在做技术,但发展速度今非昔比。在互联网+时代,技术俨然成为基础设施,对于各行各业的促进与改变是巨大的。所以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讲,史建华认为,必须按照这样一种路径转型:第一是服务化,无论是做硬件、软件还是解决方案,首先要把它转成服务;第二,移动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需求都在移动场景上实现价值;第三,云计算,逐步养成了提供云服务和云平台的习惯;第四,在云平台、云服务的基础之上,要沉淀数据,无论是内容数据、行为数据还是用户脱敏数据都需要过滤沉淀,然后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在数据分析挖掘基础之上,进行可视化呈现,最后形成新的产品,新的服务、能力。史建华进一步补充说,更广的融合一方面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另一方面也要遵循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规律。按照互联网的思维,以用户为中心,发掘兴趣点,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形成一个社群,然后实现新媒体的影响力和媒体的传播力,最终实现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的融合。就方正电子自身来讲的话,要以云计算、大数据作为基础的技术能力,从过去技术服务商的角色转型成为平台服务商,从过去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转变成生态系统的构建者。这个生态是一个泛媒体的时代,人人都是媒体,每个组、每个单位都是发声者,也是信息接收者。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泛媒体所能做的就是提供更多更广泛的社会公共服务。

 

 

责任编辑:贾利青

为您推荐

汤姆逊推出草谷K2媒体服务器和媒体客户端系统

8月24日,汤姆逊公司今天宣布推出其艾美(Emmy®)奖获奖产品系列Profile®存储设备家族的新成员—GrassValleyTM品牌K2TM媒体服务器和媒体客户端系统。该系统融汇了最新的IT技术和汤姆逊在视音频处理、管理及存储领域的资深经验。采用开放标准的K2系统专门为数字媒体资产的共享和再利用而设计,能够满足媒体环境所要求的高容量、高产出、协调稳定的性能,同时又秉承了草谷品牌系列产品的高可靠性、冗余备份和可扩展性等一贯的优点。该系统支持以IT为中心、文档为基础的播出和传输工作流程,简化了安装和操作过程,并提供更高水准的网络控制,而其价格只是其他服务器的一半左右。汤姆逊草谷

BIRTV2005•数字新媒体高峰论坛背景

主办单位: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2005)组委会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信息》杂志社支持媒体:《广播电视信息》、《中国广播影视报》、《有线电视技术》《传播与制作》、《数字通信世界》、《中国多媒体视讯》、《流媒体》网站支持:BIRTV官方网站www.birtv.com《广播电视信息》www.rti.cn论坛时间:2005年8月26日13:30-17:30、27日9:00

数字新媒体高层对话现场

第二届数字新媒体高峰论坛(CDMS)8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皇家大饭店举行,本次论坛是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2006)的重要组成部分,DVBCN为论坛指定独家语音直播网站。本次论坛上关于数字新媒体的高层对话现场主持人:今天下午各位嘉宾向大家介绍了美国、欧洲、韩国以及我国的数字电视情况。谢谢大家参与,请大家再一次向今天参加论坛的嘉宾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下面将会是本次论坛的关于数字新媒体的高层对话。高层对话:主持人:下面进入“数字新媒体的机遇与挑战”高层对

863项目多媒体与移动融合的软交换示范工程通过验收

由中国联通牵头,并与中兴通讯、北京正方兴通信技术研究所联合组织实施的“多媒体与移动业务融合的软交换示范工程”,2005年12月29日在中国联通重庆分公司通过验收。“多媒体与移动业务融合的软交换示范工程”是国家863计划“十五”期间在网络信息技术方向的重大研究课题项目,其实施对推动我国软交换网络的研究和开发,促进传统网络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具有重大意义。该项目是中国联通首次牵头承办、在电信运营商现网上由各项目参与方共同实施的,在“工程实践”和“技术研发”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工程实践方面,该项目首次在国内现网中部署单一软交换融合接入2G、2.5G、3G终端、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