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发展是否意味着将云计算结束?

2016-12-26 16:02:18来源:飞象网 热度:
云计算企业在近些年已经大量兴起,但是能存活下来的只剩小部分,而最近兴起的“边缘计算”,“雾计算”也开始对云计算的定位产生了一定的威胁,云计算的发展之路又会变成什么样的呢?

物联网的发展是否意味着将云计算结束?

上个星期在Gartner数据中心年度会议上,硅谷风投大佬AndreessenHorowitz 合伙人Peter Levine语出惊人,他指出云计算时代在还没有正式启动的时候,就将很快“终结”。“我将为你们展示什么才是未来。”他以此开场,随后论述了他关于云计算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疯狂”观点:中央计算将很快被分布式计算取代,他非常乐于投资云计算的“终结者们”。

当我们都还在考虑如何转型到云计算中心的时候,软件创新的前沿者们,是否应该开始考虑“后云计算时代”的软件了?

无独有偶,2016年初,惠普(HPE)正式关闭了它的公有云业务。这几天思科也宣布即将终结它10亿美元的公有云服务,将于2017年3月31日正式关闭。遥想思科推出互联云之时,号称这是一种基于OpenStack的平台,能够在各个数据中心之间轻松转移工作负载,并表示这个平台是将其自己和合作伙伴公司的宏大计划。事实显然证明,这个愿景实现起来比预想的困难得多。目前,5大云服务商主宰了公有云服务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并且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整个云计算市场份额的增长速度。

这些关门是否和物联网趋势有关,不得而知。但是归根结底,云计算是建立在“集中大量的硬件来提供消费者服务”。而物联网,恰恰提供了“大量”的计算能力。

物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从商业经济上,开设了一个全新的竞争场所:原来由“人”为主体的网络转向由“物”为主体。目前众多的投资创业转型项目,就是这个革命的见证。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们要思考,这个物联网的发展,是否会导致计算模式的再次变革?

答案是肯定的,就是物联网的发展将是云计算结束的开始。

现代意义上的计算,可以从六十年代的IBM的大型商务机(mainframe)开始算起。集中计算的特征就是用户不需要考虑任何硬件软件的配置功能。缺点是没有可伸缩性。和集中计算相反的分布式计算是从七十年代的小型机开始,八十年代以Unix系统为主导的发展,到本世纪初的手机和后来的智能手机达到高峰。分布计算的特征是每个节点都有计算功能。缺点是每个用户都需要管理自己的节点,硬件软件。后来就出现了云计算,把大量的数据处理交给“云”去做。这个云计算实际又是一个集中计算,它免去了用户对中央计算的管理要求。

我们现在要问,这个钟摆是不是又会将计算模式摆回到分布式?

物联网的出现,将计算节点数量和数据量推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个量变将引起质变:云计算会因此而只能维持现状而不会持续发展,或者说,终结(这个不是消失的意思,就像IBM的大型商业服务机至今仍然在使用一样)。将云计算取代的是很多“微计算中心”(micro service center),这个有点类似于思科在2014年提出的“雾计算”概念(fogcomputing)。这就是说,过去60年的计算模式,又会回到分布式:每个节点,服务器、电脑、手机、传感器、智能路灯,都会有计算功能。

当年思科提出雾计算的概念是出于技术角度。它认为物联网的节点必须有自己的自治功能:比如网络不稳定节点要有自己管理自己的功能,为了减轻网络和云处理中心的负担节点自己数据预处理等。所以它提出把计算放到边缘(节点)(edge computing)。

但实际上,把计算功能放到节点上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云技术解决两个问题:硬件资源管理和集中计算(软件)。我们不妨设想一下。硬件资源由于成本下降和稳定性提高,需要管理的内容会持续下降,每个用户都是硬件管理员(苹果手机将这个概念做到非常完美)。而软件,将会出现无主控制服务(master-less),对称(symmetry),自动协商自治式的分布技术(auto-negotiate,autonomous)。这样的软件,会自动集成资源,寻求信息连接,提供计算结果。

这将是一个非常可扩展的弹性计算资源。比所有的现有云模式更加广阔,符合超大规模的物联网和数据膨胀形式。

举个例子,一个完全物联网化的制造车间,会组成一个微计算中心,它不再需要将数据传到云里面。一旦它的计算要求超过它自己本身的能力,它可以借助于附近的计算节点(另外一个车间,甚至智能手机)来完成。它计算的结果也直接会输送到用户的终端上(有可能这个用户也是借给它计算的一部分,如果不是,这个用户可以向这个物联网车间收取一定的费用作为收入)。

这种计算方式不是我们的想像,当年DNA计算有人就利用各种剩余的资源,个人电脑、企业多余的服务器,一个小时、5分钟,都可以用来计算一个小的部分,然后将结果汇总。也有人将各种多余的存储,都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大的,虚拟的存储设备(vSAN)。

再一个例子,一台自动驾驶车辆,它本身是一个微计算中心,它可以通过一定的协议,向其他车辆借用资源,调用信息。我们认为,当硬件速度足够快,软件功能足够丰富,这样的全新分布计算的出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我们姑且叫这个模式为“众计算”,Crowd Computing。

那么究竟如何使得物联网的节点都可以参与这种新的计算模式呢?这个首先要归功于硬件的发展。现在的传感器,或者智能传感器,都基于MCU(微控制器),它有所有“计算”所需要的能力,CPU、内存、硬盘和通讯、RaspberryPi、IntelEdison还可以有现成的操作系统运行,而且硬件成本会持续下降,所以由物联网节点来参与“众计算”的基础已经存在并且会更加完善。虽然每个节点能量有限,但是有海量的数目。每个节点只需要计算一小部分。

那缺少什么呢?缺少统一的协议、操作系统、工作调度、数据安全等软件。而所有这些软件概念也已经都有,从大数据处理的Hadoop,到平行计算的调度jobscheduling到并行存储。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可扩展性,自我服务性。分布计算使得每个人都可以独立去完成。而且资源是“无限”的,成本会更低,你可以去掉今天云计算模式的束缚。另外一个需要指出的是,和一般常规认知相反,这种“众计算”模式会比大型机,云计算更加稳定,可靠。

也许有一天,你的手机,不但给你带来通讯的便利,同时在你不用的时候,在为你悄悄的创收。

责任编辑:zhuchangxi

为您推荐

国际物联网峰会将于4月在无锡召开

届时,会议主办方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将发布由业内专家评审团选出的“首届中国嵌入式创新应用解决方案”的获奖方案,着力推动嵌入式技术在物联网、工业控制、网络通信、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移动终端、数字电视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领导将到场致辞,无锡市领导将介绍无锡物联网的发展规划,中国工程院许居衍院士及CSIP相关专家将做主题演讲,Intel、IBM、微软等重要国际厂商将汇聚一堂,带来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的解决方案。以Advantech、瑞芯微电子、杭州国芯科技等为代表的国内厂商也将在会上阐述对物联网和嵌入式这两个领域的见解和认识,展示创

科技股:机会在调整中产生

科技股近期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下表现得相当勇猛,个股精彩纷呈。笔者于2010年3月26日在本报《热点前瞻》专栏中发表的《科技股在春天的怀抱里高速成长》中点评了000823超声电子(14.64,-0.46,-3.05%),截至昨日收盘,12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22.8%;同期600100同方股份(25.37,0.62,2.51%)涨幅达21.9%,而大盘在此期间涨幅仅为4.7%。可见科技股整体表现远远强于大势。但昨日的科技股也呈现出大幅回调的迹象,银行券商等蓝筹股表现较好,这让投资者担忧科技股是否还有行情。对于大市,笔者认为市场风格转换不会一蹴而就,而是渐进式的转换。昨日银行股的上涨,主要是投资者对加

林宝成:物联网计划与国家战略

【DVBCN网讯】北京时间8月18日消息,在今天“2010CDTF的论坛”上,江苏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林宝成在论坛中演讲时称,物联网的研发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进入实施阶段。林宝成表示,物联网关键在信息感知,中间在智能处理控制,基础在通信网络,价值在应用服务。物联网必将带动新产业形成新业务,提供新服务,大大促进国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目前,江苏有线以物联网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发展为契机,投身到物联网研究和建设,参与相关前沿技术研究和开发,4月份省公司与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管委会签署协议,在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建立江苏广电物联网研究中心,结合NGB建设形成新的增长点。随

把握发展新趋势打造福州“物联网”产业基地

科技集团总裁王晶,作关于“物联网”专题辅导讲座。副省长、市长苏增添,市领导杨益民、朱华、陈奇、时小雨、徐铁骏、林治良,以及市直各部门和四城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学习会。副市长陈奇主持会议。王晶系统地介绍了“物联网”的定义、功能、发展现状、典型应用以及发展前景。她说,“物流网”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与互联网等接入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能够远程感知和控制,并与现有的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智慧的生产生活体系。“物联网”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